固态电池商业化进程不断加快。半固态电池已实现量产装车,多款搭载车型续航超千公里,还通过针刺、挤压等安全测试,且应用领域拓展至无人机等。全固态电池技术取得显著突破,实验室样品能量密度大幅提升,多家企业公布量产时间规划。 然而,产业化之路并非一帆风顺。全固态电池当前成本高昂,是液态电池的3 - 5倍,同时还面临界面阻抗、量产工艺复杂以及锂枝晶等难题,大规模普及预计要到2030年。 全球竞争格局方面,中日处于领先地位,中国在产业链整合上优势明显,政策大力扶持;日本专利数量领先,欧美企业也在加速追赶。对消费者,刚需人群可选半固态车型,观望者可待全固态普及。投资者可关注设备与材料领域,同时警惕概念炒作。未来,固态电池应用场景将不断拓展,2030年或成能源革命关键节点。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,截至目前我国现存在业、存续状态的动力电池相关企业超19.5万家。其中,2025年截至目前新增注册相关企业约3.1万余家,从企业注册数量趋势来看,近五年间,动力电池相关企业的注册数量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,并在2024年达到顶峰。 从区域分布来看,广东省、安徽省、江苏省动力电池相关企业数量位居前列,分别为超1.8万余家、1.4万余家和1.3万余家。排在其后的是山东省和河南省。 郑重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|
十年前,想要买一台家轿,身边的朋友毫无例外都会推荐合资品牌。而最近,当我和亲朋好友们谈论买车话题时,...
年轻人买车不只是为了方便日常通勤,也为了能随时随地去郊外“撒撒野”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。在过去,能够满...
自北京冬奥会开幕以来,吉祥物冰墩墩逐渐成为新晋顶流网红,有的商场把它当成吸睛神器,有的家庭把它作为温...
双十一临近,各种福利攻略铺面而来。奇瑞诚意满满,新世代潮跑SUV欧萌达“神助攻”,送上双十一限时五重...
当下10多万级的紧凑型SUV市场,自主品牌还是占据了绝大部分的话语权。不过,随着合资品牌新车型的不断...
估计任何一个花粉都没有想到被余承东疯狂吹捧的问界M7安全性如此之差吧,不知道多少理性的消费者感到庆幸...
随着空气慢慢暖和起来,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车上,通风都是一件需要落实的事情了。尤其是春季有利于病毒传染,如...查看全文
掐指一算,立冬已过,winter is coming!每年都是还没做好入冬的准备,人...查看全文
2022G20峰会将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召开,作为G20峰会官方用车,300台五菱首款新能源全球车Aire...查看全文
11月8日至10日,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的2022中国汽车论坛在上海举行。论坛期间正式发布了“2022...查看全文
近日,国家发展改革委、工业和信息化部、商务部、市场监管总局四部门,专题研究遏制“天价”月饼工作。此举...查看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