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|
新一期金融统计数据出炉。10月15日,人民银行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报告。本次发布中,人民银行对金融统计数据新闻稿发布样式进行了调整,将原有的三篇新闻稿《金融统计数据报告》《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统计数据报告》《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统计数据报告》合并为一篇《金融统计数据报告》,原有三篇数据报告内容未做删减,仅对内容进行了合并。 回归金融数据本身,2025年前三季度,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14.75万亿元,人民币存款增加22.71万亿元,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超过30.09万亿元。截至9月末,人民币贷款余额270.39万亿元,广义货币余额335.38万亿元,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37.08万亿元,同比增长8.7%。 整体来看,前三季度我国贷款规模保持合理增长,信贷结构持续优化,从存量社融同比增速、M2同比增速等指标看,当前货币政策在逆周期调节方向持续发力。有分析人士指出,货币政策在适度宽松方向上有充分的空间,不用过早过度担心高通胀问题。 9月信贷季节性回升 信贷方面,报告数据显示,截至9月末,人民币贷款余额270.39万亿元,同比增长6.6%。 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4.75万亿元。分部门看,前三季度住户贷款增加1.1万亿元,其中,短期贷款减少2304亿元,中长期贷款增加1.33万亿元;企业单位贷款增加13.44万亿元,其中,短期贷款增加4.53万亿元,中长期贷款增加8.29万亿元,票据融资增加4752亿元;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1121亿元。 另从9月单月数据表现来看,9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.29万亿元,环比季节性多增7000亿元,但同比少增3000亿元,拖累月末贷款余额增速较上月末放缓0.2个百分点至6.6%。 企业贷款方面,9月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500亿元,企业短贷同比多增2500亿元,票据融资同比多减4712亿元。同期,居民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200亿元,居民短贷同比少增1279亿元。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指出,9月作为季末月份,信贷投放会季节性加码,但为平缓信贷节奏,在规模和效益之间寻求平衡,9月也不会集中冲量,整体信贷规模保持稳健。从影响因素看,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落地推进、地方债置换挤出效应减弱、企业经营景气度环比改善、出口延续韧性、两项财政贴息和稳地产政策逐步显效,以及贷款利率维持低位等形成一定拉动。 “前三季度人民币各项贷款新增14.75万亿元,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保持在较高水平。此外,从利率水平看,贷款利率已经在低位运行了较长时间,也表明信贷资源供给总体充裕,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满足度较高。”温彬补充道。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,当前,贷款利率持续保持低位水平。9月份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.1%,比上年同期低约40个基点;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.1%,比上年同期低约25个基点。 就在9月,个人消费贷贴息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开始实施,利息成本下降推动消费贷款需求进一步释放。同时,近期北上深等一线城市相继调整住房限购政策,带动房地产市场成交量有所上行,9月3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增长约7%,个人住房贷款需求相应回暖。 温彬指出,伴随各项政策落地显效,相关领域信贷需求有望进一步释放。但零售贷款增长的稳定性与持续性,仍有赖于就业、收入等长周期变量的实质性改善,以带动居民端消费、购房需求持续性回暖。 M1、M2“剪刀差”创阶段新低 货币供应方面,截至9月末,我国M2余额335.38万亿元,同比增长8.4%,较上月末低0.4个百分点。狭义货币余额113.15万亿元,同比增长7.2%。流通中货币(M0)余额13.58万亿元,同比增长11.5%。前三季度净投放现金7619亿元。 结合存款市场表现来看,2025年前三季度,人民币存款增加22.71万亿元。其中,住户存款增加12.73万亿元,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1.53万亿元,财政性存款增加1.37万亿元,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4.81万亿元。截至9月末,人民币存款余额324.94万亿元,同比增长8%。 从单月表现来看,9月居民存款增加2.96万亿元,同比多增0.76万亿元。而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大幅减少1.06万亿元,同比多减1.97万亿元。 温彬指出,M2增速在较高基数上有所回落。财政政策发力增多、社融和贷款均保持合理增长,对M2增速起到一定支撑作用;但考虑到2024年9月26日资本市场被快速激活,形成了较高的增长基数,使得今年M2增速在高基数下边际回落。M1增速延续上行走势,背后主要是季末贷款投放强度环比提升,存款派生加速,政府存款向居民、企业存款转移等因素影响。 近几个月,M1增速回升态势明显,除了去年同期低基数影响外,也与企业和居民定期存款活化有关。而伴随着M1增速的进一步回升,M1、M2“剪刀差”收窄至1.2个百分点,达到2021年以来的最低值。市场人士分析认为,今年以来M1、M2“剪刀差”明显收敛,反映出企业生产经营活跃度提升、个人投资消费需求回暖等积极信号。 温彬同样提到,M1、M2“剪刀差”收敛,表明更多资金转化为活期存款,有助于消费、投资等经济活动。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,9月末M2同比增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上年同期基数大幅抬高,当月M2增速继续处于比较快的增长水平。值得注意的是,9月股市转入高位震荡过程,结合当月存款数据变动情况来看,“存款搬家”过程出现逆转。随着上年低基数效应逐步消退,9月很可能是本轮M1增速最高点。 过去几个月间,居民存款增速较前期高位有所回落,非银存款仍保持较快增长。在资本市场回暖与利率下行的背景下,不少市场机构将居民存款和非银存款之间的变化视同居民存款“搬家”到股市。 货币政策仍将适度宽松 社融方面,初步统计,2025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0.09万亿元,比上年同期多4.42万亿元,体现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撑有力。其中,9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为35338亿元,同比少增2297亿元。 截至9月末,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37.08万亿元,同比增长8.7%,环比回落0.1个百分点,但仍延续高位。 “从结构上看,表内贷款和政府债仍是支撑社融增长的主要力量;从同比变化看,企业债券融资、未贴现承兑汇票形成主要拉动。同时企业发债和股权融资渠道也更加畅通,直接融资对社会融资规模的拉动作用明显。”温彬指出。 在王青看来,9月末社融存量增速继续明显高于名义GDP增速,体现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取向。 当前,我国社会融资规模保持较高增速,体现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取向,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撑。报告期内,人民币贷款在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中的占比降至约48%,政府和企业债券融资占比则升至约43%,超过一半的新增社融由其他更为丰富、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提供。 业内专家认为,伴随直接融资的快速发展,单一的贷款指标越来越难以完整反映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成效。宜更多观察社融等更全面的统计指标,以多元化的视角科学看待金融支持力度。 权威专家认为,中长期看,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稳步推进,实体经济供求关系有望更加均衡,经济循环也将更加顺畅,有助于经济长期行稳致远。市场机构普遍预测,2026年经济将延续向好态势。 郑重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|

十年前,想要买一台家轿,身边的朋友毫无例外都会推荐合资品牌。而最近,当我和亲朋好友们谈论买车话题时,...

年轻人买车不只是为了方便日常通勤,也为了能随时随地去郊外“撒撒野”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。在过去,能够满...

自北京冬奥会开幕以来,吉祥物冰墩墩逐渐成为新晋顶流网红,有的商场把它当成吸睛神器,有的家庭把它作为温...

双十一临近,各种福利攻略铺面而来。奇瑞诚意满满,新世代潮跑SUV欧萌达“神助攻”,送上双十一限时五重...

当下10多万级的紧凑型SUV市场,自主品牌还是占据了绝大部分的话语权。不过,随着合资品牌新车型的不断...

估计任何一个花粉都没有想到被余承东疯狂吹捧的问界M7安全性如此之差吧,不知道多少理性的消费者感到庆幸...
随着空气慢慢暖和起来,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车上,通风都是一件需要落实的事情了。尤其是春季有利于病毒传染,如...查看全文
掐指一算,立冬已过,winter is coming!每年都是还没做好入冬的准备,人...查看全文
2022G20峰会将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召开,作为G20峰会官方用车,300台五菱首款新能源全球车Aire...查看全文
11月8日至10日,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的2022中国汽车论坛在上海举行。论坛期间正式发布了“2022...查看全文
盖世汽车讯据外媒报道,德国车企梅赛德斯-奔驰正加速推进其德国杜塞尔多夫厢式货车工厂的数字化战略,并引...查看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