俗话说“养鱼先养水” 水质条件是水产养殖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珠海斗门区莲洲镇 一群来自大湾区不同城市的合伙人 用十年时间钻研“好水” 成功让产量翻了20倍 开创了水产养殖新模式 ![]() 在池塘粗放型“散养”的传统水产养殖模式中,鱼一旦生病就得喂“药”治病,这种鱼人类进食后有潜在健康风险。而“循环水养殖法”通过一系列水处理单元,将养殖池中产生的废水处理后再次循环使用。干净的水质不仅能大大降低鱼类生病几率,还能实现高密度养殖,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。 为了探寻“一塘好水”的共同目标,十年前,珠海人苏礼恒与来自澳门的施珊珊、来自香港的林锶锶和林志澍等伙伴携手,探索“鱼菜共生”生态农场建设,投身乡村振兴事业。 从半路出家的 “小白” 起步,团队边学边实践。2019年,他们成功研发出 “鱼菜共生” 科学种养系统,构建起 “一池水养到尾” 的生态循环模式,这一系统保障了种养殖全程的水质稳定,使高密度养殖成为可能。 经过不断的试错和改进,凭借这套系统,他们养殖的南美对虾迎来大丰收。收虾当天,大家惊喜地发现,产量从之前的2000斤、4000斤,进一步提高到6000斤,计算下来,亩产量竟达19000多斤,将近是传统养殖的20倍! 初战告捷后,团队没有止步,持续“爆改”系统,凭借不断升级迭代的工厂化水循环技术,团队搭建起跨区域、反季节的规模化养殖体系,突破地理与气候限制。苏礼恒说:“不仅在珠海,在新疆也能进行。” 当南美对虾价格优势减弱,团队迅速调整方向,转向经济价值更高的新赛道——石斑鱼苗培育项目。 随着技术的日益成熟,团队决定扩大养殖规模,投资1200万元建设新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基地。“我们因乡村振兴而来,也将通过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回馈村民。” 苏礼恒说道。 这十年,从追寻“一塘 好水” 到重塑水产养殖生态,这一池活水承载的,是科技赋能农业的无限可能,更是带动万千农户增收致富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蓬勃希望。 监制/胡翼 梁卫浩 曾爱友 宋雪 主编/张蓓 策划/陆玮 郑韵 统筹/郑韵 值班编辑/吕嘉 合作/广东省“百千万工程”指挥办公室 郑重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|
十年前,想要买一台家轿,身边的朋友毫无例外都会推荐合资品牌。而最近,当我和亲朋好友们谈论买车话题时,...
年轻人买车不只是为了方便日常通勤,也为了能随时随地去郊外“撒撒野”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。在过去,能够满...
自北京冬奥会开幕以来,吉祥物冰墩墩逐渐成为新晋顶流网红,有的商场把它当成吸睛神器,有的家庭把它作为温...
双十一临近,各种福利攻略铺面而来。奇瑞诚意满满,新世代潮跑SUV欧萌达“神助攻”,送上双十一限时五重...
当下10多万级的紧凑型SUV市场,自主品牌还是占据了绝大部分的话语权。不过,随着合资品牌新车型的不断...
估计任何一个花粉都没有想到被余承东疯狂吹捧的问界M7安全性如此之差吧,不知道多少理性的消费者感到庆幸...
随着空气慢慢暖和起来,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车上,通风都是一件需要落实的事情了。尤其是春季有利于病毒传染,如...查看全文
掐指一算,立冬已过,winter is coming!每年都是还没做好入冬的准备,人...查看全文
2022G20峰会将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召开,作为G20峰会官方用车,300台五菱首款新能源全球车Aire...查看全文
11月8日至10日,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的2022中国汽车论坛在上海举行。论坛期间正式发布了“2022...查看全文
5月10日,以“童心绘自然,笔墨传江南”为主题的第二期“我把无锡画给你看”青少年书画写生创作活动在无...查看全文